中国有句俗语“胜者王侯败者寇”。于是国人文化性格中形成一种习惯,对成功者趋之若鹜,盲目跟风;对失败者不屑一顾,很少深入反省。于是常常稀里糊涂栽进别人掉进过的陷阱中。既然成功经验不可克隆,而失败教训是前事之师,因而产品设计品鉴失败比学习成功更重要。
企业开发设计,为了使我们能正确对待失败,这里介绍一点“失败学”的有关内容。
有两个词,总是相生相伴,这就是成功和失败。成功和失败也与人生相生相伴,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失败,以理性的思维研究失败,往往比正确对待成功还重要。东方人说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,西方人称“失败教会成功”。美国有个“成功学会”,日本有个“失败学会”,在世界上都是“显学”。
日本近年来时兴起了“失败学”,并成立了“日本失败学会”。不少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还纷纷加入了“失败学会”。日本的失败学会创始人是烟村洋郎太郎,工学博士、工学院教授、东京大学名誉教授、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失败知识数据库总负责人、日本“失败学会”会长。
这位机械工学的学者从大学教授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,潜心研究起了他喜欢的“失败学”。他在这方面的著述颇丰,《劝学失败学》、《失败的哲学》、《失败学的法则》、《企业成功的失败学》、《孩子的失败学》等都是其“失败学”研究的成果。
为何研究“失败学”?“失败学”不是劝人接受失败,而是教人如何成功。事物的复杂性,决定了失败原因的多重性,畑村先生认为,必须立体地看待失败。
学习失败学,目的是通过对失败成因的分析,让人们少走弯路,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。畑村先生呼吁,应在产品研发设计能及时发现“潜在失败”的预警机制。畑村先生还批评了日本社会把失败视为耻辱,从而极力掩盖失败的“失败文化”。他说,隐藏失败,只会种下更大的失败的种子。在这方面,我们在文化上与日本有相同的毛病,但却无人家那样的失败学会,没有畑村先生那样的研究失败学的学者。积极地、理性地、辩证地、立体地对待失败,是我们研发设计人员所有人面临的课题。
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讲,“成功学”要比“失败学”资格老得多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,美国涌现了一批成功学的作家。罗杰·马尔腾(1848-1929)就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之一。他创办了《成功》杂志,在美国家喻户晓。杂志宣扬的观点,不知改变了多少美国人的命运。《效率的训练》和《人人都是强者》是马尔腾的代表作。20世纪30年代,我国学者林语堂翻译了这两本书,取名为《成功之路》,给当时的中国青年以巨大影响和激励。时至今日,这本书仍在出版。
全美成功者协会主席保罗·迈耶称赞这本书说:“这是一本每一位有志青年必读的世界第一成功律,它好像一位良师益友在道路上、精神上、行为准则上指导你,给你安慰,给你鼓舞,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。”
此后,在“成功学”研究方面,不断有巨星出现。成人教育大师戴尔·卡内基、成功学先驱拿破仑·希尔以及人类潜能开发学者安东尼·罗宾,都有经典性论著行世。
现在,“成功学”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,并成为这些国家的“显学”。
“成功学”和“失败学”研究的内容各有侧重,都重视失败的教训,都为了追求成功。本节研究主题是“逆向思维解读失败”,但作者提醒诸君,欲渗其妙,还得学点“失败学”和“成功学”。
人和时代设计
品牌设计、VI设计、标识设计公司